2022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成都将坚持建圈强链,完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以先进制造业做强支撑,推动新经济新赛道加快布局、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作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及四川自贸试验区重要承载板块,双流区一直为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而做出不懈努力。今年以来,为加快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双流区聚焦市场开放、办事体验、项目建设、监管机制创新、法治保障五大领域,创新推出“动土必管”机制、小微企业降成本减流程等创新工作,正式开启营商环境建设4.0版。
审管联动
创新推出“动土必管”机制
“现场督查不通知工地,在工地发现问题要求立行立改,需要时间整改的,督促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近日,双流区住建交通局工作人员来到黄水镇桂花安置小区项目,对污水处理设施、围挡设施等进行现场督查。
“对项目建设推进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重污染天气,我们按照‘动土必管’要求施工,项目工期也提前了。”桂花安置小区项目经理何凯说。
“我们协调区住建交通局、区发改局、区水务局等部门,在项目准备施工阶段,实行事前服务,项目建设时间平均可节省50天左右。”双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动土必管”平台已将761个项目纳入平台全流程监管,平台获评2020年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典型应用案例、2021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
双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多部门协同、信息化支撑、全周期服务的多维度闭环管理模式,“动土必管”实行“多事联办”、加强“审管联动”,彻底打通办事企业在城市道路占道施工审批事项中的堵点,最大程度避免“施工挖爆管”“拉链工程”“造堵工程”等影响市民出行的痛点难点问题,使道路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建圈强链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我们选择双流的原因很简单,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更看重这里全链条的产业门类和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中咨工程四川分公司总经理郑碧水说。
今年,双流区印发了《贯彻落实成都市促进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的工作方案》,集中全力推动高能级重大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航空发动机等18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推行“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协同配合的招商模式,不断加强和全国头部企业细分赛道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的对接,以优质服务促进项目早投入、早产出、早运营。
为进一步应对疫情影响,提高小微市场主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双流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微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从“稳就业”“稳金融”“稳市场”“降成本”“减流程”“提品牌”6个方面共23条为小微市场主体提供了具体政策支持,全力引导推动双流区小微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政策执行以来,已累计为全区1726家个体工商户阶段性减免社保费3868万元;完成2019—2021年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的申报工作,为300余户符合贷款贴息兑现条件的企业贴息4000余万元。
同时,落实中小企业租金减免政策,经过摸排辖区79户私人房东累计为881户业主减免租金达2003万元,并分三个批次分别颁发了“双流区好房东”荣誉称号。对于依法合规承租区属国有企业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非国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2022年2—3月份租金。
今年以来,结合成都市营商环境4.0建设要求,双流区还深入推进了水、电、气、讯报装“一件事”改革2.0版、构建“企业咖啡时”“市民茶话吧”“科创菁英会”互动融合的多维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搭建政企、政民、院校企地沟通交流平台,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化解市民生活烦忧、推动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打造新时代“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赵军辉许亚丽